首页

sm网站优美之家

时间:2025-05-29 23:12:41 作者:上海三明教育合作再升级:红色基因育新人 四链融合促振兴 浏览量:19725

  中新网三明5月28日电 (雷朝良)“我们期待与上海高校深化合作,以优质教育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,为革命老区振兴注入教育动能。”5月28日,福建省三明学院党委书记陈列平在沪(上海)明(三明)教育合作交流活动中表示。

  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之一,三明市与上海市自2022年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以来,双方在红色文化传承、基础教育协作、教师协同培养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。

  数据显示,仅2023年至今,三明学院与上海高校已联合举办“面向未来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”“第五届绿色氟化工技术协同创新论坛”等学术活动150余场,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。

  在人才交流方面,三明学院通过柔性引才机制聘请多位上海高校学者担任客座教授,同时选派骨干教师赴沪挂职研修;更通过联合申报科研项目、共建科研团队等方式,实现师资队伍“引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的双向提升。

  “我们将全力搭建沪明合作枢纽平台。”陈列平说,学院将重点促进上海高校科技成果与三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,推动教育链、人才链、创新链、产业链“四链融合”,为老区振兴提供高校智力支持。

 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“赓续红色基因共育时代新人”专题座谈会。会上,上海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联盟与三明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,双方将整合沪明红色教育资源,创新红色育人模式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上海高校代表,现场发布了与三明学院、华东师大附属三明中学共同制定的“同心筑梦”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计划实施方案。

 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指出,两地教育合作既是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践行,更是“东部经验”与“老区精神”的创造性融合。此前,该校已与三明市在基础教育共建、师资培训、研学实践等领域取得系列成果,其中共建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明中学已成为校地合作典范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发布《上海宣言》 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沪开幕

英国参展商 奥利弗·拉普特:我们将中国视为我们的一个关键市场,来海南参加消博会也是我们拓展在华市场的重要一步。消博会对我们而言,是一个与新老合作伙伴见面的好机会。与此同时,海南是自由贸易港,我们看到这里有更加繁荣的旅游业和更多的展会,所以这里充满了机遇。

【博物馆寻“龙”记】左家山石龙:研究龙的“起源”绕不开的“中华第一龙”

今年以来,郑州航空港区已签约荣盛、埃顿、飞利浦(战略合作框架协议)等7个外资项目,总投资额约72亿元。新注册外资企业37家,同比增长362.5%。

【人民城市·温情中国】奏响“首善之区”民生乐章

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,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土壤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对持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。具体包括:首先,助力形成符合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。马克思主义认为,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,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,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。因此,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。为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,生产关系要更加强调协作、共享、灵活、包容等要素。从科教兴国战略视角看,就要更加重视科技、教育、人才的支撑作用,深入推动产业、科技、教育的联通融合,这要求我们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,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、人才培养模式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,努力做到教育体系、科技力量、人才培养、产业结构与国家战略之间的有机联动,推动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立项与实施,不断完善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布局。其次,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,加快形成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。要聚焦创新,加快形成一套符合创新特征、创新规律的新型制度体系,这要求我们进一步畅通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之间的良性循环,构建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,特别是完善人才培养、引进、使用、合理流动的相关机制。要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,特别是教育评价体系改革,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,鼓励科研投入,保护知识产权,优化科研成果转化机制,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,全面营造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,充分体现知识、技术、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价值。再次,构建新型国际合作关系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重要依托,加强科技和教育的国际合作。

央行原副行长范一飞被公诉 曾被通报“靠金融吃金融”

“多亏了税务机关及时将政策送到我们手中,仔细辅导我们各类操作流程。我们公司今年减免税费2万余元,这些资金将用于改进工艺、扩大生产,进一步提升我们丹噶尔皮绣的竞争力。”湟源县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永清说。(完)

收割好“丰”景 各地陆续开镰确保秋粮颗粒归仓

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、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在致辞中指出,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,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,推动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